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活禽批发市场禽流感监测的技术要求、采样方法、实验室检测和结果判定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范围内活禽批发市场的禽流感监测工作。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Avian Influenza Monitoring in Live Poultry Wholesale Markets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11.2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5T 1681-2018活禽批发市场禽流感监测技术规范》是一项重要的地方标准,用于指导活禽批发市场中禽流感的监测工作。以下是一些关键条款的深入解读:
监测对象与范围
该标准明确指出,监测的对象包括所有进入市场的活禽及其产品。这不仅限于本地养殖的家禽,还包括从外地调入的各类活禽。监测范围覆盖市场内所有的交易区域、暂养区以及废弃物处理场所。
样品采集
样品采集是监测工作的核心环节之一。标准要求采样人员需经过专业培训,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执行。采样部位包括禽类的泄殖腔、喉头和气管等。每批次至少采集30只样本,确保代表性。此外,还应记录采样时间、地点及天气状况等信息。
实验室检测
实验室检测部分强调了检测方法的选择与准确性。推荐使用RT-PCR等分子生物学技术作为主要检测手段。对于阳性结果,需重复验证以确认。同时,规定了不同检测结果下的应对措施,如发现疑似或确诊病例时,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上报相关部门。
数据管理与报告
数据管理和报告也是本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建立完善的数据库系统,对每次监测的数据进行详细记录并长期保存。监测报告需包含基本信息、检测结果分析等内容,并定期提交给相关管理部门。
防控措施
最后,在防控措施方面,标准提出了加强市场环境卫生管理的要求,比如定期消毒、隔离病禽等。同时鼓励市场管理者采取封闭式管理模式,减少外界污染源的引入。
这些条款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禽流感监测体系,旨在有效预防和控制禽流感在活禽批发市场中的传播,保障公共卫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