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病死猪无害化堆肥处理的技术要求、操作流程、设施设备及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病死猪的无害化堆肥处理及相关管理工作。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Composting of Dead Pigs for Harmless Treatment (DB45T 1683-2018)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5/T 1683-2018《病死猪无害化堆肥技术规程》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病死猪无害化处理过程中采用堆肥技术的操作流程,确保环境安全和资源利用。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术语和定义
标准首先明确了“病死猪”、“无害化处理”等关键术语的概念。例如,“无害化处理”是指通过物理、化学或生物方法将病死猪及其相关污染物转化为对环境无害物质的过程。这一定义为后续的技术操作提供了理论基础。
堆肥原料要求
在原料选择上,标准强调了病死猪尸体必须经过严格的消毒处理,并且不得含有任何可能污染环境的有害物质。此外,还规定了辅料如秸秆、木屑等需具备良好的透气性和吸水性,以促进微生物活动,加快有机物分解速度。
处理设施与设备
关于处理设施,标准指出应建设专用的堆肥场地,并配备必要的通风系统、温度监控装置以及防雨措施。这些设施的设计不仅要考虑实际操作便利性,还要满足环保要求,防止二次污染的发生。
工艺流程
标准详细描述了从原料准备到最终产品出库的整个工艺流程。包括但不限于:初次混合、初次发酵、翻堆、二次发酵及后熟阶段。每个步骤都有明确的时间节点和技术参数要求,比如初次发酵期间内部温度应达到55℃以上并持续至少三天,以此来杀灭病原体。
质量控制
为了保证产品质量,标准提出了定期检测堆肥成品中的重金属含量、种子发芽指数等指标。只有当所有检测结果均符合国家标准时,方可视为合格产品投放市场使用。
安全管理
最后,在安全管理方面,标准特别强调了工作人员的安全防护措施,包括穿戴防护服、手套等个人装备,并且要求定期接受健康检查,确保其身体健康不受影响。
综上所述,《病死猪无害化堆肥技术规程》不仅涵盖了技术层面的具体指导,同时也关注到了环境保护与人体健康的双重目标,对于推动我国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