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山豆根种子生产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选地与整地、繁殖方法、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与加工、包装与贮藏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山豆根种子的生产及质量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Mountain Bean Root Seed Produc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5/T 1730-2018山豆根种子生产技术规程》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标准,旨在规范山豆根种子的生产过程,提高种子质量和产量。以下选取其中的关键条款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在“范围”部分明确指出本标准适用于广西地区山豆根种子的生产活动。这意味着所有在该区域内从事山豆根种植的企业、合作社和个人都应遵循此标准。
其次,“术语和定义”中对“山豆根”、“种子”等专业词汇做出了清晰界定。“山豆根”特指豆科植物蝙蝠葛的干燥根茎,而“种子”则是指经过精选处理可用于播种繁殖的植物器官。这些定义为后续的技术操作提供了统一的标准依据。
接着,“环境条件要求”强调了适宜的气候与土壤条件对于保证山豆根种子质量的重要性。例如,要求年平均气温不低于18℃,无霜期不少于300天,并且土壤pH值保持在6.5至7.5之间。这样的环境能够促进山豆根健康生长,从而产出优质的种子。
此外,“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部分规定了如何收集、保存及合理使用山豆根种质资源的方法。建议建立专门的种质库,定期更新种质材料,并鼓励开展品种选育工作,以培育出抗病性强、产量高的优良品种。
最后,“种子生产流程”详细描述了从选地整地到收获贮藏整个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关键环节。包括选择肥沃疏松的土地进行深耕细作;采用轮作制度避免连作障碍;播种前要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以及适时采收确保种子成熟度等具体措施。
总之,《DB45/T 1730-2018山豆根种子生产技术规程》通过对各个环节的技术指导,为实现山豆根种子生产的标准化、规范化奠定了坚实基础,有助于推动当地中药材产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