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柚木栽培的术语和定义、立地条件、造林技术、抚育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内柚木的人工栽培与经营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eak Cultiv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43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5/T 1708-2018《柚木栽培技术规程》是由广西壮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旨在规范柚木的种植与管理。以下是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1. 适生环境:该标准强调柚木适宜在温暖湿润、年降水量1000毫米以上且无严重霜冻的地方生长。选择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地方种植是成功的关键。
2. 苗木培育:标准建议使用健康无病虫害的一年生苗进行造林。苗木高度应在30厘米以上,并且根系完整。育苗时要保持适当的间距以促进苗木健康成长。
3. 造林密度:根据立地条件不同,造林密度有所差异。一般情况下,每公顷种植约110株至160株为宜。合理的密度可以保证树木间有足够的空间来获取阳光和养分。
4. 抚育管理:包括定期除草松土、施肥以及病虫害防治等措施。每年至少进行两次中耕除草,并施加适量有机肥料。对于常见的病虫害如炭疽病、介壳虫等,需及时采取生物或化学方法控制。
5. 采伐轮期:规定了柚木的最佳采伐年龄通常为20年至25年之间。过早采伐会影响木材质量和经济效益;而延迟则可能导致资源浪费及生态破坏。
6. 环境保护:在实施整个栽培过程中必须注意保护周围生态环境,避免造成水土流失等问题。同时鼓励采用可持续发展的经营模式,在保证经济利益的同时兼顾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
通过遵循这些指导原则,不仅可以提高柚木产量,还能有效提升其品质,从而实现长期稳定的收益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