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罗非鱼专门化品系选育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和管理规范。本文件适用于罗非鱼专门化品系的选育及生产管理。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Breeding of Tilapia Specialized Strains
中国标准分类号:B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1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5/T 1749-2018《罗非鱼专门化品系选育技术规范》是一项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标准,对罗非鱼专门化品系的选育工作提供了系统的技术指导。以下选取了该标准中的一些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1. 选育目标与方向
标准明确指出,罗非鱼专门化品系选育应以提高养殖经济效益为目标,具体包括生长速度、抗病能力、饲料转化率等方面。例如,生长速度是衡量鱼类经济价值的重要指标之一,通过选择性育种可以显著提升这一特性。在实际操作中,选育者需要设定明确的量化目标值,并持续监测群体遗传进展。
2. 种质资源收集与评估
对于种质资源的收集,标准要求必须覆盖广泛且具有代表性的地理区域。这不仅有助于保留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也为后续的杂交改良奠定了基础。同时,强调了对亲本个体进行全面的健康状况检查和遗传背景分析,确保无携带病原体且遗传纯度较高。
3. 遗传评估体系建立
标准特别提到要构建完善的遗传评估体系,采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手段如微卫星标记等进行基因型鉴定。这种方法能够准确判断个体间的亲缘关系及遗传差异,从而更科学地进行配组繁殖。此外,还建议定期更新数据库信息,以便及时调整选育策略。
4. 繁殖管理措施
在繁殖管理方面,标准提出了严格的隔离饲养制度,防止不同品系间交叉污染。特别是在孵化期,需密切监控水质条件,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溶氧水平。另外,关于亲本的选择也有严格规定,比如年龄一般控制在2至4龄之间,体重达到一定标准后方可参与繁殖。
5. 数据记录与档案管理
最后,标准非常重视数据记录的真实性与完整性。要求每次实验都必须详尽记载相关参数,包括但不限于生长记录、疾病发生情况等。这些资料将作为未来研究的基础数据源,同时也是评估选育成效的关键依据。因此,建立健全的档案管理系统显得尤为重要。
综上所述,《罗非鱼专门化品系选育技术规范》从多个维度为罗非鱼的高效选育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其核心在于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与执行来实现优质品种的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