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水稻水气平衡栽培的技术要求,包括田块准备、播种育秧、水气调控、施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广西地区采用水气平衡技术进行水稻栽培的生产活动。
Title:Rice Water and Air Balance Cultiva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5/T 1787-2018《水稻水气平衡栽培技术规程》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水稻种植过程中的水分和气体管理,以提高产量和品质。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术语和定义
标准首先明确了“水气平衡”这一核心概念,即在水稻生长过程中,通过科学调控土壤中的水分和氧气含量,确保两者之间的协调关系。这不仅有助于根系健康发育,还能有效防止病害发生。
栽培环境要求
1. 土壤条件:适宜的土壤类型为壤土或砂质壤土,pH值应在6.0至7.5之间。土壤有机质含量不低于2%,这对于维持良好的土壤结构至关重要。
2. 水源质量:灌溉用水应符合GB 5084的规定,即无污染且富含矿物质,能够满足水稻不同生长期的需求。
栽培技术要点
1. 播种与育秧
- 播种前需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推荐使用浸种法,时间为24小时。
- 育秧期间保持苗床湿润,但避免积水,以防幼苗烂根。
2. 移栽
- 移栽时株行距应控制在20cm×30cm左右,确保每穴种植2-3株秧苗。
- 移栽后立即灌水,深度约为3cm,促进新根快速生长。
3. 田间管理
- 水分管理:分蘖期保持浅水层(约3-5cm),抽穗开花期则需适当加深至7-10cm,成熟期逐渐减少水量直至自然落干。
- 肥料施用:基肥占总施肥量的70%,追肥分两次进行,分别在分蘖盛期和拔节期施用。
- 病虫害防治:采用生物防治为主,化学药剂为辅的方式,定期巡查田间情况,及时采取措施。
4. 收获
- 当稻谷含水量降至13%以下时即可开始收割,机械收割时注意调整割台高度,避免损伤稻穗。
注意事项
- 在整个栽培过程中,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尤其是暴雨或干旱等极端气候条件下的应对措施。
- 定期检查田间设施是否完好,如排水沟、进水口等,确保灌溉系统的正常运行。
通过严格执行上述规定,可以实现水稻在整个生命周期内得到最佳的水分和气体供应,从而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