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石斛兰组培快繁的技术要求、操作流程及质量控制措施。本文件适用于石斛兰的组织培养快速繁殖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Rapid Propagation of Dendrobium through Tissue Culture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5T 1783-2018石斛兰组培快繁技术规程》是一项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标准,旨在规范石斛兰组培快繁的技术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以下将对其中的关键条款进行详细解读。
术语和定义
标准中明确了“组培”、“快繁”等专业术语的具体含义。例如,“组培”是指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在无菌条件下进行植物繁殖的方法;“快繁”则是指通过快速繁殖技术大量培育种苗的过程。这些定义为后续操作提供了统一的标准术语,确保了各环节沟通的一致性。
资源材料
在资源材料部分,规定了用于组培的石斛兰种质应来源于经过国家或地方审定的优良品种,并且需要保存良好的遗传特性。此外,还要求建立完善的种质资源库,定期更新种质信息,以保证种质资源的新鲜度与多样性。
培养基配制
关于培养基的配制,标准提出了具体的配方要求。例如,MS基础培养基是常用的培养基之一,但需根据实际需求调整营养成分比例。对于不同阶段的培养,如初代培养、继代培养以及生根培养,其培养基成分会有所差异。同时强调了培养基灭菌的重要性,要求采用高压蒸汽灭菌法,并严格控制时间和压力参数,以确保灭菌效果。
操作步骤
在操作步骤方面,标准详细描述了从外植体的选择到最终移栽的全过程。首先在外植体选择上,建议选用健康、无病虫害的植株作为母本,并采取顶端分生组织作为外植体来源。接着在消毒处理过程中,推荐使用70%-75%酒精浸泡30秒后,再用0.1%升汞溶液处理8-10分钟的方式来进行表面消毒。在接种操作时,则需在超净工作台上完成,避免污染。
生长环境调控
生长环境的调控直接影响着石斛兰组培苗的质量。标准指出,培养室内的温度应保持在25±2℃之间,相对湿度维持在60%-70%,光照强度控制在2000-3000lux左右,每日光照时间为12小时。此外,还需定期检查并调整培养室内的温湿度条件,确保符合规定的范围。
移栽管理
当组培苗达到一定高度后即可进行移栽。标准建议先将组培苗置于温室中适应一段时间,然后再移植到田间。移栽前应对土壤进行翻耕施肥,确保土壤肥沃疏松。移栽后要加强水分管理,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过水,同时注意防治病虫害的发生。
以上是对《DB45T 1783-2018石斛兰组培快繁技术规程》部分内容的重要解读。希望可以为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