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马尾松速生丰产林的培育技术要求,包括立地选择、苗木培育、造林技术、抚育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广西地区马尾松速生丰产林的营建与管理。
Title:Fast-growing and high-yield pine (Pinus massoniana) forest cultivation technology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5/T 1771-2018《马尾松速生丰产林》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布的关于马尾松速生丰产林建设的技术规范。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一、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范围内以培育优质木材为主要目的的马尾松人工林建设。这一规定明确了标准的应用区域和主要目标,即通过科学管理提高马尾松人工林的生长速度和木材产量。
二、造林地选择
标准指出,造林地应选择在海拔800米以下,坡度不超过25°的山地或丘陵地带。土壤类型为红壤、黄壤或沙壤土,pH值在4.5-6.5之间。这样的环境条件有利于马尾松的快速生长。同时要求造林地要远离污染源,确保生态环境良好。
三、整地与栽植
整地方式推荐采用穴状整地,穴径60cm×60cm,深度50cm。株行距根据培育目标确定,一般为2m×3m或3m×3m。栽植时要保证苗木根系舒展,回填土要压实,使苗木根颈略高于地面。合理的整地和栽植方式可以有效促进苗木成活率和生长量。
四、抚育管理
标准强调了抚育管理的重要性,包括定期除草松土、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等措施。其中特别提到每年至少进行两次除草松土,每次施用氮肥量控制在每公顷150kg左右。对于病虫害防治,提倡采用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方法,确保森林生态系统平衡。
五、采伐利用
规定当林分年龄达到15-20年时即可进行主伐,单株材积达到0.15m³以上视为合格材。采伐后应及时清理林地,做好更新造林准备。合理的采伐制度能够维持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六、监测与评估
要求建立完善的监测体系,定期对林分生长状况、土壤肥力变化等情况进行调查记录,并据此调整经营管理措施。通过持续监测可以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保障林分健康稳定发展。
综上所述,《马尾松速生丰产林》标准从造林到采伐各个环节都给出了明确指导,有助于实现马尾松人工林的高效培育。各地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应当结合当地具体条件灵活运用这些原则,以取得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