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深圳市中小学、幼儿园反恐怖防范管理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人力防范、实体防范、电子防范、安全检查及应急管理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深圳市行政区域内中小学、幼儿园的反恐怖防范管理工作。
Title:Specification for Anti-terrorism Prevention Management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and Kindergartens
中国标准分类号:A80
国际标准分类号:13.3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403/T 26-2019反恐怖防范管理规范》是深圳市针对中小学和幼儿园制定的一项重要地方标准,旨在提高校园的反恐防范能力。以下将对其中的关键条款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在组织架构方面,该标准要求学校应设立专门的反恐怖工作领导小组,并明确其职责。例如,领导小组需负责制定和完善反恐怖应急预案,定期开展应急演练,确保一旦发生突发事件能够迅速响应。此外,还应当建立健全信息报告制度,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情况。
其次,在日常安全管理上,标准强调了门卫值守的重要性。学校大门必须实行全天候封闭式管理,所有进出人员都需经过身份验证后方可进入。同时,校园内应安装视频监控系统,并保证其正常运行,以便于事后追溯。对于外来访客,除了登记基本信息外,还需对其携带物品进行检查,防止危险品带入校内。
再者,针对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标准提出了具体的预防措施。比如,在建筑物的设计阶段就应考虑到抗震、防爆等因素;在教学楼内设置紧急疏散通道,并保持畅通无阻;合理规划体育场地布局,避免发生拥挤踩踏事故等。
最后,关于培训教育部分,明确规定学校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全体教职工参加的反恐怖知识讲座或研讨会,增强大家的安全意识。同时,要利用班会课等形式向学生普及相关法律法规,培养他们识别可疑行为的能力。
总之,《DB4403/T 26-2019反恐怖防范管理规范》为保障我市中小学及幼儿园的安全稳定提供了科学依据。各所学校应当严格按照此标准执行各项安全管理工作,共同营造一个和谐平安的学习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