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地理标志产品苏村番薯的术语和定义、保护范围、自然环境、栽培管理、质量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广东省湛江市遂溪县苏村区域生产的地理标志产品苏村番薯。
Title:Geographical Indication Product - Suchun Sweet Potato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地理标志产品 苏村番薯》(DB4408/T 2 - 2019)是广东省湛江市坡头区地方标准,对苏村番薯的生产、加工和质量要求进行了规范。以下是对该标准中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范围
标准适用于坡头区官渡镇苏村所产的番薯。这一规定明确了适用区域,确保了产品的原产地特性。
术语和定义
标准给出了“苏村番薯”的定义:在特定自然生态环境条件下,采用本地传统种植方法培育的番薯。这一定义强调了自然环境和传统种植方式的重要性。
自然环境
苏村地区的土壤类型为沙壤土,pH值5.5~7.5之间,有机质含量≥1.5%。这些条件为番薯提供了良好的生长基础,特别是适宜的酸碱度和丰富的有机质有利于番薯的营养积累。
栽培技术
种薯选择要求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重量在30g~50g之间。种植密度为每公顷栽植37500~45000株。这一规定保证了种薯的质量和种植的科学性,有助于提高产量和品质。
产品质量要求
感官指标包括色泽正常、形状整齐、无腐烂、无异味等。理化指标要求可溶性糖含量≥6.0%,干物质含量≥25%。卫生指标需符合GB 2762和GB 2763的规定。这些指标从多个维度保障了苏村番薯的安全性和营养价值。
检验方法
感官检验按照GB/T 12311进行,理化指标检测遵循相关国家标准。通过明确的检验方法,确保了产品质量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以上解读涵盖了标准中的关键内容,旨在帮助相关人员更好地理解和执行该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