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种公鸡精液的采集、品质评定、保存和运输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种公鸡精液生产、检验和应用过程的技术管理与质量控制。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Rooster Seme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301T 306-2019种公鸡精液技术规范是河北省石家庄市地方标准,于2019年正式发布。该标准对种公鸡精液的采集、保存和使用等环节进行了系统规定,旨在提高家禽养殖业的生产效率和种质资源质量。以下为标准中的重要条文及详细解读:
一、术语和定义
1. 精液:指由公鸡附睾分泌物与精子混合而成的液体。
2. 活力:指精液中具有运动能力的精子比例。
二、采精操作要求
1. 采精频率:每周采精2-3次,确保公鸡有足够恢复时间。
2. 采精器具:使用无毒、无害且易于清洗消毒的专用采精杯。
3. 采精环境:应在安静、清洁的环境中进行,避免外界干扰。
三、精液品质检测
1. 密度:每毫升精液应含有不低于5亿个活动精子。
2. 活力:活力值不得低于0.7(即70%以上精子具有前向运动能力)。
3. pH值:正常范围为6.8-7.2之间。
四、精液保存条件
1. 温度:短期保存时可置于4℃条件下,长期保存则需在-196℃液氮中冷冻。
2. 时间:新鲜精液应在采集后6小时内使用完毕;冷冻保存的精液最长可保存一年。
五、人工授精技术要点
1. 输精量:每次输精量控制在0.05ml左右。
2. 输精时机:母鸡产蛋周期内的第4-6天最为适宜。
3. 卫生管理:操作前后均需对手部及设备进行全面消毒处理。
六、记录与档案建立
1. 应详细记录每次采精、检测结果以及输精情况等内容。
2. 建立完整的种公鸡档案,包括但不限于个体编号、血统来源、健康状况等信息。
通过严格执行上述各项规定,能够有效提升种公鸡精液的质量管理水平,从而促进整个家禽产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