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沼泽湿地土壤有机碳监测的术语和定义、监测准备、样品采集、样品处理、有机碳测定及数据处理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沼泽湿地土壤有机碳的监测与研究工作。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Monitoring of Soil Organic Carbon in Marsh Wetlands
中国标准分类号:Z 73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3/T 2538—2019 沼泽湿地土壤有机碳监测技术规程》是一项专门针对沼泽湿地土壤有机碳监测的技术规范。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深入解读: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黑龙江省范围内沼泽湿地土壤有机碳含量的监测工作。明确了地域限制,确保了监测方法与当地环境条件相适应。
术语和定义
- 沼泽湿地:长期被水覆盖且具有典型沼泽植被的土地。
- 土壤有机碳:土壤中以各种形式存在的有机化合物所含的碳总量。
这些定义为后续的具体操作提供了清晰的概念基础。
监测点布设
监测点应均匀分布于研究区域内,并考虑地形、植被类型等因素的影响。每个监测单元内至少设置3个采样点,以保证数据的代表性和准确性。
样品采集
样品应在植物生长季节末期采集,使用不锈钢或塑料工具避免金属污染。样品需分层采集,通常分为表层(0-20cm)、亚表层(20-40cm)及深层(40cm以下),每层单独封装保存。
分析方法
采用重铬酸钾氧化-比色法测定土壤有机碳含量。此方法精确度高,能够有效反映土壤中有机碳的实际水平。
数据处理与报告编制
所有监测数据均需经过严格的质量控制后录入数据库。最终形成的技术报告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 监测目的与范围;
- 方法概述;
- 结果分析;
- 建议措施等。
通过以上解读可以看出,《DB23/T 2538—2019》不仅规定了详细的监测流程和技术要求,还特别强调了科学严谨的态度在整个监测过程中的重要性。这对于保护和管理好宝贵的沼泽湿地资源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