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橡胶草播种育苗的技术要求、操作方法和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橡胶草的播种育苗生产及管理。
Title:Rubber Grass Seedling Cultivation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橡胶草是一种重要的天然橡胶资源植物,其播种育苗技术直接影响到后续的生长和产量。DB23/T 2520—2019《橡胶草播种育苗技术规程》为橡胶草的种植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以下将对规程中的几个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在种子处理部分,规程指出“播种前应对种子进行清选并进行发芽试验”。这一要求是为了确保种子质量,提高出苗率。清选可以去除杂质和不饱满的种子,而发芽试验则能够评估种子活力,为合理安排播种时间提供依据。规程还建议使用温水浸泡种子6-8小时,这有助于打破种子休眠,促进萌发。
其次,在播种密度上,规程推荐“每平方米播种量为1.5-2克”。这个范围内的播种密度既能保证幼苗有足够的生长空间,又不会因为过稀导致土地资源浪费。合理的播种密度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群体结构,提高单位面积的生物量。
再者,关于苗床管理,规程强调了“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过湿”的原则。这表明在橡胶草育苗过程中,水分管理至关重要。过于干燥会影响种子吸胀和胚根发育,而过度湿润则可能导致烂种或病害发生。因此,要根据天气情况适时浇水,并注意排水防涝。
此外,规程还提到“苗期需定期除草”,这是为了减少杂草与幼苗之间的竞争,保证养分供应。同时,及时发现并防治病虫害也是必不可少的工作,应采取综合措施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和发展。
最后,规程提出了“移栽前7天停止施肥”的要求。这样做是为了让幼苗适应外界环境,增强抗逆性,为移栽后的成活率打下基础。
以上是对DB23/T 2520—2019中部分重要内容的解读,这些规定不仅反映了橡胶草生物学特性的需求,也为实际生产提供了操作指南。遵循这些技术规范,可以有效提升橡胶草的播种育苗成功率,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