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在白浆土地区进行水稻秸秆全量还田时氮肥施用的技术要求、操作方法及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黑龙江省白浆土地区的水稻种植中秸秆全量还田条件下的氮肥合理施用。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Nitrogen Fertilizer Application in Rice Straw Full Returning on White Soil
中国标准分类号:B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3/T 2506—2019白浆土水稻秸秆全量还田氮肥施用技术规程》是黑龙江省发布的关于白浆土地区水稻种植的一项重要技术标准。以下是对该标准中几个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一、关于土壤准备与秸秆处理
标准指出,在进行水稻秸秆全量还田前,需要对土壤进行深松或深翻作业,深度应达到25-30厘米。这是为了确保秸秆能够均匀分布在耕层中,促进其腐解。同时要求在秸秆粉碎时,长度控制在5-10厘米之间,这样有利于后续的翻埋和微生物分解过程。
二、氮肥施用原则
本标准强调氮肥施用要遵循“前促、中控、后保”的原则。即在水稻生长初期适量增加氮肥投入以促进分蘖;中期适当减少氮肥用量防止贪青晚熟;后期则需保持一定的氮素供应保证稻谷灌浆充实。具体而言,基肥占总氮量的40%-50%,蘖肥占20%-30%,穗肥占20%-30%。
三、施肥方法与时间
对于白浆土质条件下,推荐采用机械条施的方式将肥料施入土壤中,并且要与土壤充分混合避免直接接触根系造成烧苗现象。关于施肥时机,建议在插秧后7天内完成基肥施用,分蘖期根据苗情追施蘖肥,抽穗前20天左右施入穗肥。
四、监测与调整
规程还提到在整个生育期内要定期检测土壤中的有效养分含量及水稻植株的状态,如发现异常应及时调整施肥方案。特别是在使用有机物料如秸秆等作为肥料来源时,更要注意观察其分解情况及其对土壤pH值的影响。
五、环境保护措施
最后特别强调了环保意识,在实施上述操作过程中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污染环境,比如合理安排灌溉排水系统防止氮素流失到水体中引起富营养化等问题。
以上就是对该技术规程中部分核心内容的具体阐述,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