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蔬菜种植职业农民生产技能的要求、评价方法和评价规则。本文件适用于对蔬菜种植职业农民生产技能的培训与评价。
Title:Skill Requirements and Evaluation for Vegetable Planting Vocational Farmers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蔬菜种植职业农民生产技能要求与评价》(DB14/T 1830-2019)是山西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蔬菜种植职业农民的生产技能要求及评价方法。以下从该标准中选取若干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在“基本要求”部分,标准明确指出职业农民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法律意识。这意味着不仅需要掌握专业技术,还需遵守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确保农业生产活动合法合规。例如,不得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农药化肥,尊重土地承包经营权等。
其次,在“技术能力”方面,标准强调了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的重要性。具体而言,要求能够识别常见蔬菜病虫害,并采取物理、生物或化学等多种方式加以控制。这表明现代蔬菜种植已不再单纯依赖单一手段解决问题,而是提倡多措并举,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比如通过合理轮作倒茬、选用抗病品种等方式预防病害发生;利用天敌昆虫或者性诱剂来降低虫口密度。
再者,关于设施农业的相关内容也占据了相当比重。标准提出要熟练操作温室大棚内的温湿度调控设备,掌握滴灌施肥技术以及无土栽培的基本原理。这些先进的设施不仅能提高产量,还能改善产品质量。以滴灌施肥为例,它可以根据作物生长阶段精准供给水分养分,既节约资源又避免浪费。
此外,标准还特别关注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职业农民应当了解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的运作机制,保证从田间到餐桌全程可追溯。同时,要严格执行农药残留检测制度,确保上市产品符合国家标准限值要求。这对于维护消费者健康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最后,在“培训与考核”环节中明确了各级别职业农民所需达到的具体技能水平。初级工主要负责日常田间管理任务;中级工则需具备独立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高级工除了上述职责外还要参与技术研发推广工作。这种分级制度有助于激发从业人员不断学习进步的积极性,形成良性竞争氛围。
综上所述,《蔬菜种植职业农民生产技能要求与评价》为推动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职业农民只有持续提升自身素质才能适应行业快速变化的需求,在保障食品安全的同时促进经济效益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