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鸡养殖职业农民的生产技能要求、评价内容及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对鸡养殖职业农民生产技能的培训与评价。
Title:Requirements and Evaluation of Production Skills for Chicken Farmers - DB14T 1834-2019
中国标准分类号:B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4/T 1834-2019《鸡养殖职业农民生产技能要求与评价》是山西省发布的关于鸡养殖领域的地方标准。该标准对职业农民在鸡养殖中的生产技能提出了明确要求,并规定了相应的评价方法。以下将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基础知识要求
# 1.1 禽类生物学特性
标准指出,职业农民应掌握鸡的基本生物学特性,包括生长发育规律、生理特点及行为习性。例如,了解雏鸡的生长速度较快,需要较高的蛋白质饲料;成年鸡则更注重钙磷平衡以维持骨骼健康。这有助于合理配制饲料,提高养殖效益。
# 1.2 卫生防疫知识
卫生防疫是养殖成功的关键环节之一。标准强调,职业农民需熟悉常见病害的症状、传播途径及其防控措施。比如,对于新城疫等高致病性传染病,必须严格执行免疫程序,并定期消毒圈舍环境,切断病原体的传播链。
二、饲养管理技术
# 2.1 育雏期管理
育雏期是指从孵化后至6周龄这一阶段。标准要求,育雏室温度应保持在35℃左右,随着日龄增长逐渐降低至常温。同时,要确保饮水和饲料供应充足且清洁,避免因缺水或饥饿导致弱雏增多。
# 2.2 成年鸡管理
成年鸡的饲养重点在于维持良好的生产性能。标准建议采用“全进全出”制度,即同一批次的所有鸡同时进入和离开鸡场,便于统一管理和彻底清理场地。此外,还需根据季节变化调整饲料配方,夏季增加青绿饲料的比例以防热应激。
三、疾病防治技术
# 3.1 常见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职业农民应当具备基本的疾病诊断能力,能够通过观察鸡群的行为表现、采食量变化以及排泄物状态来初步判断是否存在健康问题。对于确诊的疾病,应按照兽医指导使用药物,切勿滥用抗生素造成耐药性问题。
# 3.2 应急处理预案
标准还特别提到,在发生重大疫情时,应及时隔离患病个体并上报相关部门,不得擅自处置死禽以免扩散风险。同时,组织专业人员进行全面排查,找出感染源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再次爆发。
四、产品质量控制
# 4.1 饲料质量检测
为了保证鸡肉品质,标准要求对所使用的饲料原料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测。主要包括营养成分分析、重金属含量测定以及农药残留检验等内容。只有符合国家相关规定的饲料才能用于生产实践当中。
# 4.2 屠宰加工规范
对于从事肉鸡屠宰加工的企业而言,除了遵循上述各项技术规范外,还需遵守国家关于食品安全的相关法律法规。例如,确保屠宰过程中使用的工具设备干净无污染,工作人员穿戴适当的防护服帽等。
综上所述,《鸡养殖职业农民生产技能要求与评价》不仅涵盖了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还包括实际操作技巧的应用以及应急情况下的应对策略。希望广大从业者能够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本标准的各项规定,共同促进我国畜牧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