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坡垒种苗的培育技术要求、管理措施和质量指标。本文件适用于坡垒种苗的生产、经营和管理。
Title:Polei Seedlings - Cultivation Techniques and Quality Requirements
中国标准分类号:B43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坡垒种苗》DB46/T 491-2019标准中,有许多重要的条文对于坡垒种苗的培育、种植和管理具有指导意义。以下是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坡垒种苗的质量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内容。适用于以种子繁殖的坡垒种苗。
2. 术语和定义:明确了坡垒种苗的相关专业术语,如“坡垒”是指特定的一种植物种类,确保在后续条款中使用统一的专业词汇。
3. 质量要求:
- 外观质量:坡垒种苗应无明显病虫害、机械损伤等。苗高、地径等具体指标需符合标准。
- 生理质量:要求种苗具有良好的生理活性,能够适应特定环境条件下的生长需求。
4. 检验方法:包括对种苗外观、生理特性的检测方法。例如,通过目测检查种苗是否健康,使用生化分析手段评估其生理状态。
5. 检验规则:规定了抽样原则、判定规则等。抽样时应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样本,确保样本的代表性;对于不合格项目可进行复检。
6.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强调种苗在不同环节中的保护措施。包装材料应环保且能有效防止种苗受损;运输过程中避免阳光直射和极端温度;贮存环境需保持通风干燥。
7. 附录:提供了详细的检测表格和参考数据,帮助实际操作者更好地理解和执行标准。
这些条文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坡垒种苗管理体系,旨在提高种苗质量和成活率,促进林业生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