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红海榄种苗的培育技术要求、质量指标、检验方法及包装运输要求。本文件适用于红海榄种苗的生产、经营和管理。
Title:Red Mangrove (Rhizophora stylosa) Seedlings - Cultivation and Quality Requirements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红海榄是一种重要的红树林植物,其种苗培育和种植对于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海南省地方标准《红海榄种苗》(DB46/T 490-2019)对红海榄种苗的质量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方面进行了明确规定。
在质量要求部分,标准指出红海榄种苗应具备良好的生长势,无明显病虫害,种苗高度应在20厘米以上,地径不小于0.3厘米。这一规定确保了种苗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存活率,为后续的造林工作奠定了基础。
关于检验方法,标准强调种苗检验需由专门的检验机构执行,并采用目测法检查种苗外观是否符合要求,同时使用游标卡尺等工具测量种苗的高度和地径。这种方法既简单又有效,能够准确评估种苗的质量。
在检验规则方面,标准要求每批次种苗随机抽取样本进行检测,抽样数量不得少于50株。如果初次抽检不合格,则需要加倍取样复检,直至所有样本均达到标准要求为止。这种严格的检验流程有助于保证种苗的整体质量。
此外,标准还对种苗的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提出了具体要求。种苗应附有清晰的标签,标明品种名称、产地、生产日期等内容;包装材料需透气且防潮;运输过程中要避免日晒雨淋,防止机械损伤;贮存时温度应控制在10℃至25℃之间,相对湿度保持在60%至80%范围内。
这些详细的规定不仅保障了红海榄种苗的质量,也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了明确的操作指南,促进了红海榄种苗产业的健康发展。通过严格执行该标准,可以有效提高红海榄造林的成功率,推动生态修复工程的顺利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