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小型气象无人机外场作业的基本要求、作业准备、作业实施、数据处理与管理以及安全要求。本文件适用于使用小型气象无人机进行外场气象观测及相关数据采集的活动。
Title:Specification for Field Operation of Small Meteorological Drones
中国标准分类号:P54
国际标准分类号:07.0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5/T 1961-2019《小型气象无人机外场作业规范》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小型气象无人机在外场作业中的操作流程和技术要求。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作业前准备
标准明确指出,在执行任何任务之前,必须确保无人机处于良好状态。这包括检查电池电量、传感器功能以及通信设备的有效性。此外,还需确认天气条件是否适合飞行,并制定详细的飞行计划,包括起飞点、降落点及可能遇到的障碍物位置等信息。这些准备工作对于保障飞行安全至关重要。
安全措施
在作业过程中,安全始终是第一位的。标准要求操作人员必须持有相应资格证书才能操控无人机,并且需要定期参加培训以保持技能更新。同时,还应设立警戒区域,避免无关人员进入可能受到无人机影响的范围内。如果遇到突发情况如强风或雷雨天气,则应当立即停止作业并撤离现场。
数据采集与传输
为了保证数据的质量,标准对数据采集频率作出了明确规定。例如,在进行温度测量时,建议每分钟记录一次数据;而对于湿度检测,则可以适当延长至每五分钟一次。另外,所有收集到的信息都需通过加密手段传输至地面站,防止敏感资料泄露给未经授权的第三方。
维护保养
最后,标准强调了对无人机本身的维护保养工作的重要性。每次完成任务后都应该仔细清洁机身表面,特别是螺旋桨部分容易积累灰尘的地方。同时也要定期检查各部件是否存在磨损迹象,必要时更换损坏零件,确保下次使用时能够正常运行。
以上就是DB45/T 1961-2019《小型气象无人机外场作业规范》中几个关键方面的解读。遵循此标准不仅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还能有效降低风险,保护操作者及其他相关人员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