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公路避险车道的设计原则、选址、构造设计、附属设施及相关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新建和改建的公路避险车道设计。
Title:Code for Design of Highway Escape Lanes
中国标准分类号:P41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5/T 1957-2019公路避险车道设计规范》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制定的地方性技术标准,用于指导公路避险车道的设计工作。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避险车道的设置条件
根据标准第3章的规定,避险车道应设置在连续长陡下坡路段。具体来说,当连续下坡长度超过3公里且平均纵坡大于6%时,就需要考虑设置避险车道。这一规定旨在确保车辆在长时间制动后仍能有安全的应急措施。
2. 避险车道的设计参数
第4章明确了避险车道的主要设计参数。避险车道的有效长度不应小于60米,有效宽度不得小于4.5米。同时,缓冲段的坡度建议控制在10%-15%之间,而制动床部分的坡度则应在8%-12%范围内。这些参数的选择综合考虑了车辆动能吸收和驾驶员的心理适应能力。
3. 材料与结构要求
标准第5章对避险车道使用的材料和技术提出了明确要求。制动床应采用粒径均匀的碎石或矿渣铺设,并需定期维护以保持良好的吸能效果。此外,还强调了排水系统的必要性,要求设置有效的排水设施防止积水影响使用功能。
4. 标志标线设置
第6章特别指出,在避险车道附近必须清晰地设置警告标志、指示标志以及地面标线。标志的颜色、形状及文字内容均需符合国家标准GB 5768的相关规定,以便于驾驶人员快速识别并采取正确行动。
5. 运行维护管理
最后,在第7章中提到,避险车道建成后需要建立完善的巡查保养制度。包括定期检查路面状况、测试制动性能等,并记录每次维护情况形成档案备查。这有助于及时发现潜在问题并加以解决,保障设施长期处于良好状态。
以上是对DB45/T 1957-2019中关键内容的部分解析,希望能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