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社会福利院安全管理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管理措施、应急处理及培训与考核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内各类社会福利院的安全管理工作。
Title:Safety Management Specification for Social Welfare Institu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C84
国际标准分类号:13.20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5/T 1928-2019《社会福利院安全管理规范》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制定的地方标准,旨在提高社会福利院的安全管理水平,保障服务对象和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以下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关于消防安全管理
该标准明确要求社会福利院应建立健全消防管理制度,包括但不限于定期开展防火检查、巡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特别强调了疏散通道、安全出口以及消防设施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确保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对于电气线路敷设,规定不得私拉乱接电线,并且要定期检测电气线路,防止因老化或过载引发火灾事故。
二、食品安全管理
在食品采购环节,标准指出应当选择资质齐全的供应商,签订供货合同,明确双方责任义务。储存食品时需分类存放,避免交叉污染;加工制作过程中要遵循生熟分开原则,防止病从口入。此外还要求定期对厨房设备器具进行清洗消毒,保持环境卫生整洁,从业人员必须持有效健康证明上岗。
三、人员安全管理
针对入住老人、儿童等特殊群体,规定应当建立完善的身份识别系统,如佩戴标识牌等措施方便辨认。同时要求加强对新进员工背景审查力度,确保无犯罪记录后再录用。对于外来访客,则需要登记备案并限定活动区域,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进入生活区或其他敏感部位。
四、应急管理与培训演练
为了提升突发事件应对能力,标准提出每年至少组织一次综合性的应急演练活动,涵盖地震逃生、火灾疏散等多个场景。另外还鼓励通过案例分析等形式增强全体员工的风险意识,掌握基本自救互救技能。一旦发生紧急情况,必须按照预案迅速启动响应机制,最大限度减少损失和伤害。
以上只是对部分内容做了简要说明,实际执行中还需结合具体情况灵活运用。希望各社会福利机构能够严格按照此标准落实各项安全措施,为弱势群体创造更加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