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马铃薯脱毒原原种离地苗床繁育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条件、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及种薯收获与贮藏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马铃薯脱毒原原种在离地苗床环境下的繁育生产。
Title:Potato Virus-free Minisett Seed Production Technique Regulation under Off-ground Bed Environment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2/T 4072-2019 马铃薯脱毒原原种离地苗床繁育技术规程》是甘肃省发布的关于马铃薯脱毒原原种繁育的重要地方标准。以下对其中的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1. 苗床选择与搭建
标准中指出,苗床应选在地势平坦、排水良好、阳光充足的地方,并且要求远离马铃薯种植区至少500米以上。苗床搭建需使用无污染的材料,确保结构稳固,能够有效防止病虫害侵入。此外,还强调了苗床的高度应在30至50厘米之间,以利于通风和管理。
2. 基质准备
基质的选择直接关系到植株的生长状况。标准建议采用珍珠岩、蛭石、草炭土等混合物作为栽培基质,并且要求基质必须经过消毒处理,确保无病菌和害虫。具体操作时,可以将基质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后,用蒸汽或化学药剂进行消毒。
3. 脱毒种薯管理
对于脱毒种薯的管理,标准特别提到,在种植前要对种薯进行严格的检查,确保没有机械损伤、病斑等问题。同时,还需控制种薯的贮藏条件,保持温度在1至3摄氏度之间,湿度控制在85%左右,以延长其休眠期并减少腐烂风险。
4. 种植密度与水肥管理
种植密度直接影响产量与质量。根据标准规定,每平方米种植数量不宜超过20株,这样既能保证足够的光照空间,也有助于通风透气。关于水肥管理,则要求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特别是在开花初期和块茎形成期,需适当增加磷钾肥的比例,促进块茎膨大。
5. 病虫害防治
为了有效防控病虫害,标准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首先,定期巡查苗床,及时发现并清除感染植株;其次,合理轮作换茬,避免连作带来的土传病害问题;最后,必要时可选用高效低毒农药进行喷洒,但要注意严格按照说明书剂量使用,避免残留超标。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深入解读可以看出,《DB62/T 4072-2019》不仅涵盖了从苗床建设到后期管理的全过程,还特别注重环境保护和食品安全,为提高马铃薯脱毒原原种的质量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