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河西冷凉灌区防风生产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条件、选地与整地、播种技术、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与加工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河西冷凉灌区防风的规范化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Fangfeng (Saposhnikovia divaricata) Production in the Cold and Irrigated Areas of Hexi Reg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2/T 4049-2019《河西冷凉灌区防风生产技术规程》是针对甘肃省河西地区冷凉灌区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该标准旨在规范防风的种植管理,提高药材质量,促进当地中药材产业发展。
标准中关于种子处理的部分指出,防风种子在播种前应进行筛选和浸种处理。具体要求为:选用籽粒饱满、无病虫害的种子,用清水漂洗去除杂质,然后用30℃左右温水浸泡24小时,捞出后稍晾干即可播种。这一过程能够有效提高种子发芽率,保证出苗整齐度。
在整地施肥环节,标准强调要深翻土地30厘米以上,施足底肥。推荐每亩施入腐熟有机肥3000公斤,过磷酸钙50公斤,硫酸钾10公斤作为基肥。同时要求做到耕层疏松、平整,以利于防风根系生长发育。
定植密度方面,标准建议采用穴播方式,行距30厘米,株距20厘米,每穴播3-5粒种子。这样既能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又能满足通风透光需求,有利于植株健康生长。
田间管理部分特别提到要及时中耕除草,特别是在幼苗期要加强水肥管理,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过湿。当植株长到15厘米高时开始追肥,每次每亩施尿素10公斤,并结合浇水进行。进入旺盛生长期后可适当增加磷钾肥比例,促进根部发育。
病虫害防治上,标准提倡采用农业综合措施预防为主。如合理轮作倒茬,清除田间杂草,减少病原菌滋生机会;利用天敌昆虫控制害虫危害等。对于发生较重的病虫害,则允许使用高效低毒农药进行喷雾防治,但必须严格遵守安全间隔期规定。
采收加工章节明确指出,防风一般于秋季地上部分枯萎后采挖。采挖时要小心操作,避免损伤根部。清洗干净后晒干或烘干至含水量低于12%,分级包装入库贮存。成品要求色泽均匀、无霉变、无虫蛀。
以上便是对DB62/T 4049-2019部分重要内容的详细解读,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