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保护地茄果类蔬菜土传病害综合防控的术语和定义、病害种类、防控原则、农业措施、物理措施、生物措施、化学措施及监测与评价。本文件适用于江苏省保护地茄果类蔬菜土传病害的综合防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Integrated Control of Soil-borne Diseases of Solanaceous Vegetables in Protected Cultivation (DB32/T 3684-2019)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2/T 3684-2019《保护地茄果类蔬菜土传病害综合防控技术规程》是由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旨在指导保护地茄果类蔬菜(如番茄、辣椒、茄子等)土传病害的科学防控。该标准从农业生态学的角度出发,强调以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通过多种措施协同作用,减少化学农药使用,保障蔬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
以下是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病害诊断与监测
标准要求定期对保护地内茄果类蔬菜进行田间调查,特别是对于枯萎病、青枯病、根腐病等常见土传病害。建议每半月至少一次,发现疑似病株时应立即采样送检。此外,还应建立长期监测记录,分析病害发生规律,为制定防控方案提供依据。
2. 栽培管理措施
在栽培过程中,需采取以下关键措施:
- 合理轮作:避免连续多年种植同一作物,推荐与非茄科植物轮作,如豆类或禾本科作物。
- 土壤消毒:可采用太阳能高温闷棚法或化学药剂处理土壤,确保杀灭病原菌。具体操作时要严格按照说明书执行,并注意通风换气。
- 适期播种:根据当地气候条件选择最佳播期,避开病害高发期。
- 水肥管理:实行滴灌施肥,保持适宜的土壤湿度,防止过湿环境有利于病原物繁殖。
3. 生物防治技术
积极推广生物制剂的应用,如木霉菌、芽孢杆菌等有益微生物产品。这些生物制剂能够有效抑制病原真菌生长,同时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应用时应注意产品的有效期及使用浓度,最好结合其他物理或化学方法共同使用。
4. 化学防治规范
当病害达到一定发病程度时才允许使用化学农药。优先选用高效低毒环保型药剂,并严格遵守安全间隔期。喷雾时要保证均匀覆盖植株各个部位,尤其是根部周围土壤表面。
5. 培训与宣传
各级农业技术服务机构应当加强对农户的技术培训,普及科学防控知识。鼓励新型职业农民参与学习交流活动,提高整体技术水平。
总之,《保护地茄果类蔬菜土传病害综合防控技术规程》为实现可持续农业发展提供了明确指导。各相关单位和个人应严格按照标准要求开展工作,共同促进农业生产健康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