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沙打旺栽培和利用的技术要求,包括选地、整地、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收获利用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山西省范围内沙打旺的种植与开发利用。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Cultiv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Astragalus adsurgen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4/T 1790-2019沙打旺栽培利用技术规程》是由山西省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沙打旺的栽培与利用。以下将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在品种选择上,该标准要求选用适应性强、抗逆性好的优良品种。例如,应选择具有较强耐旱、耐盐碱能力的品种,这有助于提高沙打旺在恶劣环境下的生存率和产量。
其次,在整地施肥环节,标准指出要深耕细耙,确保土壤疏松且无杂草。同时,施足基肥是关键,有机肥与化肥结合使用能更好地满足沙打旺生长的需求。具体来说,每公顷建议施用腐熟有机肥30吨以上,并根据土壤条件适量添加氮磷钾复合肥。
再者,关于播种技术,标准强调了适宜的播种时间和合理密植的重要性。最佳播种期为春季地温稳定在10℃左右时进行条播或穴播,行距控制在30厘米左右,株距保持在15至20厘米之间。此外,播种深度应在2至3厘米范围内,覆土后要适度镇压以保墒。
另外,在田间管理方面,标准提出了科学灌溉和病虫害防治的具体措施。干旱季节需适时浇水,但避免积水;雨季则要注意排水防涝。对于病虫害,采用物理、生物等综合防控手段,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保护生态环境。
最后,在收获加工阶段,标准明确了最佳采收时期及处理方式。当植株大部分叶片变黄脱落、茎秆干枯时即可收割。收获后的沙打旺应及时晾晒干燥,防止霉变,然后分级包装入库保存。
这些条文不仅体现了科学种植的理念,也为提高沙打旺的质量和经济效益提供了技术支持。通过严格遵循本规程的各项规定,可以有效提升沙打旺产业的整体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