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燕窝产地等级划分的术语和定义、分级原则、质量要求、检验方法及标识要求。本文件适用于燕窝产品的产地等级划分及相关质量控制活动。
Title:TCAWA 15-2024 Edible Bird's Nest Place of Origin Grad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XK 007
国际标准分类号:67.200.1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近年来,随着燕窝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如何科学合理地对燕窝产地进行等级划分成为行业关注的重点。在此背景下,TCAWA 15-2024《燕窝产地等级划分》标准应运而生。该标准在继承原有版本的基础上进行了多项重要修订,其中关于“水分含量分级”的调整尤为引人注目。
在旧版标准中,燕窝的水分含量分级较为笼统,仅分为高、中、低三个等级,缺乏具体数值支撑,导致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较大争议。而在新版标准中,则明确规定了不同等级燕窝的具体水分含量范围:一级(≤8%)、二级(8%-12%)、三级(>12%)。这一改动不仅提升了标准的操作性,也为生产企业提供了明确的质量控制依据。
那么,如何正确应用这条新规定呢?首先,在采购环节,企业应当要求供应商提供权威检测机构出具的水分含量检测报告,并对照标准中的等级划分来评估产品质量。其次,在生产加工阶段,需采取有效措施降低燕窝的水分含量,例如通过低温干燥技术保持其品质。最后,在销售环节,应将水分含量作为一项重要的产品信息予以公示,以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总之,TCAWA 15-2024标准中关于水分含量分级的规定,体现了行业对于提升产品质量的一贯追求。通过准确理解和严格执行这一条款,不仅可以规范市场秩序,还能促进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