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辽东栎移植容器苗培育的术语和定义、圃地选择、容器选择、播种育苗、移栽管理、病虫害防治及出圃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山西省范围内辽东栎移植容器苗的培育。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Cultivation of Transplantable Container Seedlings of Quercus liaotungensi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4/T 1857-2019《辽东栎移植容器苗培育技术规程》是山西省地方标准,规定了辽东栎容器苗培育的技术要求。以下是对该标准中关键内容的详细解读:
1.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山西省范围内辽东栎容器苗的培育工作。明确指出其适用区域和对象,为后续具体操作提供了地域和技术上的指导。
2. 术语和定义
标准中对“辽东栎”、“容器苗”等专业术语进行了定义。例如,“辽东栎”是指分布于特定地理区域的一种优质树种;“容器苗”则是指在特定容器内完成育苗过程的苗木。这些定义确保了行业内对相关概念的一致理解。
3. 种子采集与处理
要求选择健康、无病虫害的母树作为采种来源,并采用成熟度高的果实。种子采集后需经过清洗、消毒及低温层积处理,以提高发芽率。这一环节直接关系到后续育苗的成功与否,因此必须严格按照标准执行。
4. 基质配制
基质应具备良好的透气性和保水性,通常由腐殖土、珍珠岩和有机肥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标准强调了基质成分的选择及其物理化学性质的要求,这对于促进幼苗根系发育至关重要。
5. 播种与管理
播种时应注意控制播种深度和间距,保持适宜的湿度和温度条件。同时,定期检查并及时防治病虫害,确保幼苗健康成长。此部分涵盖了从播种到日常管理全过程的技术要点。
6. 移植与定植
当幼苗长至一定高度时即可进行移植操作。移植过程中要小心操作避免损伤根系,并尽快移栽至大田或指定地点定植。此外,还需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灌溉频率和施肥量,保证苗木顺利过渡到新的生长环境。
7. 档案记录
全程做好各项工作的记录工作,包括但不限于种子来源、处理方法、播种日期、田间管理措施等信息。建立完善的档案系统有助于追溯问题根源并优化改进流程。
以上是对DB14/T 1857-2019《辽东栎移植容器苗培育技术规程》中核心条款的深入剖析。遵循这些规范不仅能够有效提升辽东栎容器苗的质量水平,还对于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