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园林绿化种植土的质量要求、检测方法及质量评定。本文件适用于山西省内城市园林绿化工程中种植土的质量控制与评价。
Title:Landscape Greening Planting Soil Quality Standard
中国标准分类号:B5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4/T 1850-2019《园林绿化种植土质量标准》是山西省制定的一项地方性技术规范,旨在为园林绿化工程提供科学合理的种植土质量要求。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1. 种植土的基本要求
种植土应具有良好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能够满足植物生长的需求。具体来说:
- 土壤结构:要求土壤疏松、通气良好,以利于根系发育。
- pH值范围:通常建议在6.0到7.5之间,这有利于大多数植物的生长。
- 有机质含量:不低于1.5%,有机质可以提高土壤肥力并改善土壤结构。
2. 种植土的理化指标
标准中对种植土的多项理化指标做出了明确规定:
- 容重:一般控制在1.0至1.3g/cm³范围内,过高的容重会阻碍水分渗透和空气流通。
- 孔隙度:应保持在40%以上,以确保足够的氧气供应给根部。
- 含水量:适宜的含水量有助于种子发芽和幼苗成长,通常要求土壤含水量占田间持水量的60%-80%。
3. 种植土的污染物限量
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及人体健康,标准对种植土中的重金属和其他有害物质设定了限制:
- 铅(Pb):不得超过20mg/kg;
- 镉(Cd):不得超过2mg/kg;
- 汞(Hg):不得超过1mg/kg;
- 砷(As):不得超过15mg/kg;
- 铬(Cr):不得超过100mg/kg。
4. 种植土的取样与检测
取样方法直接影响检测结果的真实性与准确性。标准指出:
- 每个采样点面积不超过20平方米,深度从地表下20厘米开始采集;
- 样品需混合均匀后送检,确保所测数据能代表整个地块的情况;
- 必须采用国家认可的方法进行分析测试。
5. 种植土改良措施
当实际使用的土壤不符合上述标准时,可通过添加有机肥料、改良剂等方式来调整土壤性质,使之达到要求。例如:
- 增施腐殖酸类肥料可提升土壤保水保肥能力;
- 使用石灰或硫磺调节土壤酸碱度至适合植物生长的最佳水平。
通过严格执行这些规定,不仅可以保证园林绿化的质量和效果,还能有效预防因不当使用不合格种植土而可能引发的一系列环境问题。希望本篇文章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应用DB14/T 1850-2019《园林绿化种植土质量标准》,共同促进城市绿化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