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政务信息资源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外网)的总体架构、功能要求、接口规范及安全要求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山西省内各级政府部门建设、管理和使用政务信息资源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外网)。
Title:Data Sharing and Exchange Platform for Government Information Resources (Extranet) - General Architecture
中国标准分类号:L70
国际标准分类号:35.240.99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4T 1931-2019政务信息资源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外网)总体架构解析》
DB14T 1931-2019标准中明确指出,政务信息资源数据共享交换平台的总体架构应包含基础设施层、数据资源层、支撑服务层、应用服务层和用户接入层这五个关键部分。其中基础设施层是整个平台运行的基础保障,包括网络设施、计算存储设备以及安全防护系统等。标准强调了网络设施要实现内外网逻辑隔离,确保政务信息的安全性。
数据资源层作为核心环节,要求构建统一的数据资源目录体系。标准规定,各政府部门需按照统一标准规范,对本部门的数据资源进行分类整理,并录入到共享交换平台的数据资源目录中。数据资源目录应当涵盖数据项名称、数据类型、更新频率等基本信息,以便于其他部门查询和使用。
支撑服务层提供了数据共享交换所需的各类服务功能。标准特别提到,平台应具备数据采集、数据清洗、数据转换、数据存储和数据发布等功能模块。例如,在数据清洗过程中,平台需能够自动检测并修正数据中的错误和不一致性,保证数据质量。同时,还应提供数据加密传输和访问控制机制,防止数据泄露。
应用服务层面向具体业务需求,提供各类政务服务应用。标准要求,平台应支持跨部门的业务协同办理,如联合审批、联合监管等。通过整合各部门的业务流程,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工作效率。此外,还应具备统计分析功能,定期生成数据共享交换情况报告,为决策提供依据。
用户接入层是平台与最终用户的接口。标准提出,平台应提供多种接入方式,包括网页门户、移动客户端、API接口等,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同时,为了提升用户体验,平台界面应简洁友好,操作流程清晰易懂。对于敏感数据的访问,还需采用实名认证、数字证书等多种身份验证手段,确保只有授权用户才能获取相关信息。
总之,DB14T 1931-2019标准从多个层面规范了政务信息资源数据共享交换平台的建设要求,为推动政府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通过遵循该标准,可以有效促进政务信息资源的高效利用,提升公共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