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杀虫剂防治金银花蚜虫田间药效试验的基本要求、试验设计、调查方法、数据处理及药效评价方法。本文件适用于杀虫剂对金银花蚜虫的防治效果评价及相关试验研究。
Title:Criteria for Field Efficacy Test of Insecticides for Aphid Control in Honeysuckle (DB37T 3768-2019)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10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7/T 3768-2019是山东省地方标准,规定了杀虫剂防治金银花蚜虫田间药效试验的准则。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金银花蚜虫的化学防治田间药效试验。这明确了标准的应用领域,确保试验结果能有效指导实际生产中的病虫害防治工作。
2. 术语和定义:
- 药效:指杀虫剂对目标害虫的控制效果,通常以死亡率或种群密度减少百分比表示。这一概念为评估杀虫剂的效果提供了量化标准。
- 对照区:未施用任何处理的区域,用于对比试验效果。对照区的选择和管理直接影响试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试验设计:
- 试验地选择:要求试验地具有代表性,且金银花种植均匀。这样可以保证试验结果能够反映实际生产条件下的情况。
- 小区设置:每个处理设置不少于4个重复小区,并随机排列。重复次数和随机排列有助于减少环境因素对试验结果的影响。
4. 调查与记载:
- 调查时间:从施药后开始,定期调查蚜虫数量变化。调查频率和时间点应根据蚜虫的生活史和防治需求合理设定。
- 记载内容:包括蚜虫的数量、天敌昆虫的数量等。全面的数据记录有助于综合分析药效及生态影响。
5. 药效计算:药效 = (对照区蚜虫数量 - 处理区蚜虫数量) / 对照区蚜虫数量 × 100%。此公式简单明了,便于操作人员快速计算出药效值。
6. 数据处理与评价:采用统计学方法处理数据,如方差分析等。评价时不仅要考虑药效高低,还要结合安全性、经济性等因素进行全面考量。
以上是对DB37/T 3768-2019中部分关键条款的深入解析,旨在帮助使用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该标准,从而提高金银花蚜虫防治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