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草莓苗木繁育的技术要求、场地选择、母株选择与管理、繁殖方式、病虫害防治及出圃标准。本文件适用于山东省内草莓苗木的繁育和生产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trawberry Plantlet Propag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72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草莓苗木繁育技术规程》(DB37/T 3752-2019)是由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地方标准,该标准对草莓苗木的繁育过程进行了规范,为提高草莓苗木质量提供了技术支持。以下将选取部分关键条款进行深入解读。
一、术语和定义
标准中明确了“草莓苗木”的概念,即通过特定繁殖方式获得的具有生产价值的草莓植株。这一定义有助于统一行业内对草莓苗木的认识,确保后续操作的一致性。
二、种苗选择与处理
在种苗选择方面,要求选用无病毒原种或一级种苗作为繁殖材料。对于种苗处理,强调了消毒的重要性,规定使用75%酒精浸泡30秒后,再用0.1%高锰酸钾溶液浸泡10分钟,这样可以有效减少病害传播的风险。
三、育苗环境条件
标准指出,育苗地应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土壤肥沃且前茬作物不是茄科类蔬菜的土地。同时,要求育苗棚内温度控制在15℃至25℃之间,湿度保持在60%-80%,以创造适宜的生长环境。
四、育苗管理
关于育苗管理,标准提出了多项具体措施。例如,在定植时要保证每株苗之间的间距合理,一般为15-20厘米;在生长期间要定期除草松土,并根据实际情况追施肥料;另外还特别提到要注意防治蚜虫等害虫,以及白粉病、灰霉病等常见病害。
五、出圃标准
最后,标准明确了草莓苗木出圃的标准。合格的草莓苗木应该具备健壮的根系、饱满的叶片、良好的抗逆性和一定的生长势。此外,还规定了苗木的高度、茎粗等物理指标的具体要求,以确保苗木的质量符合生产需求。
以上内容是基于DB37/T 3752-2019标准的重要条文进行的解读,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