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高氯废水化学需氧量的测定方法——重铬酸盐法的技术要求、操作步骤、结果计算与表达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高氯废水中化学需氧量的测定,尤其适用于氯离子浓度较高的水样。
Title:Determination of Chemical Oxygen Demand in High Chloride Wastewater - Dichromate Method
中国标准分类号:B10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60.5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7/T 3737-2019标准是山东省针对高氯水质中化学需氧量测定的规范,采用重铬酸盐法。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文的详细解读:
样品采集与保存
标准要求样品应采集代表性水样,并在采样瓶中加入适量硫酸和硝酸,以防止样品中的金属离子沉淀及微生物作用。样品应在4℃条件下保存,且不得超过24小时。这一步骤确保了样品在分析前的稳定性。
干扰因素控制
高氯离子含量可能对COD测定产生干扰,标准中提到当氯离子浓度超过1000mg/L时,需采取稀释或加入汞盐等措施来消除干扰。通过加入一定量的硫酸汞形成难溶性氯化汞沉淀,从而减少氯离子的影响。
测定步骤
按照标准操作规程,将已知体积的水样与重铬酸钾溶液、硫酸银混合液一起加热回流。在此过程中,水样中的还原性物质被氧化,而未被氧化的部分则通过滴定剩余的重铬酸钾来计算。标准特别强调了回流时间应严格控制在2小时,这是为了保证反应完全。
结果计算
最终结果的计算公式为:COD = (V₀ - V₁) × C × 8 × 1000 / V,其中各符号代表的意义需严格按照标准定义执行。此公式用于计算每升水中消耗氧气的质量(单位为mg/L)。
质量控制
为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实验室需要定期使用标准溶液校准仪器,并记录每次测量的标准偏差。同时,还建议平行测定两次,取其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
以上是对DB37/T 3737-2019标准中几个重要部分的深入解析,希望可以帮助理解和应用这一标准进行准确的水质监测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