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城市综合管廊消防系统的设计、施工、验收及维护管理的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福建省内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城市综合管廊工程的消防安全设计、施工、验收及运行管理。
Title:Technical Code for Fire Safety of Urban Comprehensive Conduits
中国标准分类号:P51
国际标准分类号:13.220.5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城市综合管廊消防安全技术规程》(DB46/T 477-2019)是海南省发布的关于城市综合管廊消防设计、施工和运行管理的地方标准。以下将重点解读其中的关键条款:
1. 总则:明确了制定本规程的目的在于保障城市综合管廊的消防安全,确保人员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不受损害。
2. 术语和符号:
- 综合管廊:容纳两种及以上工程管线,并设有专门结构用于维护和检修的空间。
- 消防控制室:集中监控和管理综合管廊内各种消防设施的场所。
3. 基本规定:
- 综合管廊的设计应遵循“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原则。
- 应根据管廊内部环境条件选择合适的消防措施和技术手段。
4. 平面布置与防火分隔:
- 综合管廊内不同用途的舱室之间应采用不燃烧材料进行有效分隔。
- 在电缆密集区域设置防火墙或阻火包带等设施以限制火灾蔓延。
5. 通风系统:
- 必须安装独立于地面建筑之外的机械排烟系统。
- 排风口位置需远离人群密集区及易燃物存放处。
6. 电气设备及线路敷设:
- 所有电气设备均需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要求。
- 强弱电分开布线,且所有电线电缆均应选用耐火型产品。
7. 灭火器材配置:
- 根据实际需求合理配置手提式干粉灭火器或其他适用类型的灭火装置。
- 定期检查维护确保其处于良好状态。
8. 应急疏散与救援通道:
- 确保每个入口至少有两个方向通往外部的安全出口。
- 设置清晰可见的指示标志引导人员快速撤离至安全地带。
9. 日常管理和维护:
- 明确了运营单位对于消防设施定期巡查、检测以及故障修复的责任。
- 要求建立完整的档案记录所有维修保养活动及相关信息。
以上内容仅为该规程部分内容概述,具体实施时还需结合实际情况严格按照文件执行。希望这些解读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此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