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社会公共服务网格化中网格信息采集的基本原则、内容、流程和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湖北省内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在社会公共服务网格化管理中的信息采集工作。
Title:Social Public Service Grid - Part 2: Grid Information Collec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A41
国际标准分类号:03.100.99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2/T 1324.2-2017 社会公共服务网格化 第2部分:网格信息采集》是湖北省地方标准,为规范网格信息采集工作提供了具体的技术指导。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标准适用范围
标准适用于社会公共服务领域内网格化管理的信息采集活动。这意味着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地区,只要涉及网格化服务管理,都需要遵循此标准进行信息采集。
信息采集的基本原则
标准明确指出信息采集应遵循全面性、准确性、及时性和安全性四大原则。全面性要求采集的信息涵盖所有必要的内容;准确性强调信息的真实可靠;及时性指信息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采集并上报;安全性则保障信息不被泄露或篡改。
信息采集的内容
标准详细列举了需要采集的主要信息类别,包括但不限于人口信息、地理信息、基础设施状况等。例如,在人口信息方面,不仅要求记录居民的基本个人信息,还特别提到对于特殊人群如老年人、残疾人等需要额外关注的信息。
数据采集方法与工具
标准推荐了几种常用的数据采集方式,比如现场调查法、问卷调查法以及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数据收集。同时,还建议使用手持终端设备作为辅助工具来提高工作效率和数据质量。
质量控制措施
为了确保采集到的信息质量,标准提出了多项质量控制措施。其中包括建立严格的审核机制,定期开展培训以提升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以及实施监督抽查制度来检验实际操作是否符合规定。
安全管理要求
鉴于信息安全的重要性,标准对信息安全管理做出了明确规定。要求采取必要技术和管理措施保护数据安全,防止未经授权访问,并且要制定应急预案应对可能出现的安全事件。
以上就是关于《DB42/T 1324.2-2017 社会公共服务网格化 第2部分:网格信息采集》部分关键条款的深入解析。通过严格执行这些标准,可以有效促进网格化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发展,更好地服务于公众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