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云南红豆杉药用林种植的产地环境要求,包括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土壤条件及生态环境等。本文件适用于云南红豆杉药用林种植的产地选择与环境管理。
Title:Yunnan Taxus Medicinal Forest Planting Specifications Part 1: Origin Environment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333T 13.1-2018 云南红豆杉药用林种植规范 第1部分:产地环境》是云南省地方标准,旨在指导云南红豆杉药用林的科学种植。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土壤条件:标准要求土壤应为微酸性至中性,pH值在5.5至7.5之间。这是因为云南红豆杉偏好这样的酸碱度,有助于其生长发育和药用成分积累。土壤有机质含量需达到或超过2%,以确保足够的养分供给。
2. 气候要求:适宜的年平均气温应在10℃至20℃范围内,最低月平均气温不低于-5℃。年降水量建议在800毫米以上,并且要有良好的排水系统防止积水。这种气候条件能够满足云南红豆杉对水分和温度的需求,促进其健康成长。
3. 地形与坡度:种植地宜选择缓坡地或平地,坡度一般不超过25°。这样可以避免因地形过于陡峭而导致的水土流失问题,同时也有利于机械化操作及后期管理工作的开展。
4. 空气质量和污染情况:种植区域周围不得存在工业污染源,空气中二氧化硫浓度不得超过0.15mg/m³,氟化物浓度不超过0.02mg/m³。这些限制条件是为了保护植物免受有害物质侵害,保证药材质量。
5. 灌溉水源:灌溉用水必须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GB5749的规定,即不得含有致病微生物、重金属超标等问题。这直接关系到最终产品的安全性,对于药用价值尤为重要。
6. 前茬作物管理:在建立新种植园之前,应避免使用可能影响目标作物生长的前茬作物。例如,某些植物可能会分泌抑制性化学物质影响下一季作物的正常生长。
通过遵循上述标准中的关键指标,可以有效提高云南红豆杉药用林的整体产量与品质,同时也保障了生态环境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