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怒江漆树种植的选址、整地、苗木选择、栽植技术、抚育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怒江州区域内怒江漆树的种植与管理。
Title:Nujiang Lacquer Tree Planting Specifications Part 3: Planting Technology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333T 14.3-2018《怒江漆树种植规范 第3部分:种植技术》是云南省地方标准,对怒江流域漆树的种植技术进行了详细规定。以下选取部分内容进行解读。
首先在选址上标准要求选择海拔800至2000米之间的区域,坡度不超过25°,土壤pH值6.0至7.5之间。这一规定考虑了漆树生长的最佳环境条件,过高或过低的海拔、过于陡峭的坡度以及不适宜的酸碱度都会影响漆树的正常生长发育。
关于整地,标准指出要进行深耕细作,深度不少于30厘米,并且要清除杂草和石块。行距保持在3米×4米,株距2米。这样的布局有利于漆树根系的扩展和通风透光,同时也便于后期的田间管理。
施肥方面,建议每亩施用有机肥1000公斤作为基肥,同时配合使用氮磷钾复合肥。追肥则应在每年的春季和秋季各进行一次,每次每株施用尿素50克。合理的施肥可以促进漆树健康生长,提高产量和质量。
病虫害防治也是关键环节,标准提倡采用农业措施与化学药剂相结合的方式。比如通过修剪枝叶改善通风透光条件来预防病害发生,一旦发现病虫害应及时选用高效低毒的农药进行喷洒处理。
最后,在采收管理上规定当漆树达到一定年龄后即可开始割漆作业。初次割漆应在树龄5年以上时进行,以后每隔7天左右割一次,但要注意控制割面大小,避免损伤树体。收获期一般从4月持续到9月,期间需密切观察漆液分泌情况并及时采集。
以上就是DB5333T 14.3-2018中关于怒江漆树种植技术的重要内容解读。遵循这些科学合理的种植技术规范,能够有效提升漆树的产量和品质,促进当地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