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电动汽车充电设备电磁场(EMF)测量的术语和定义、测量条件、测量方法及数据处理要求。本文件适用于电动汽车充电设备周围工频电磁场的测量,其他类似设备可参照执行。
Title:Measurement Method of Electromagnetic Field for Electric Vehicle Charging Equipment
中国标准分类号:K74
国际标准分类号:33.20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7/T 3713-2019《电动汽车充电设备电磁场(EMF)测量方法规范》是山东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电动汽车充电设备电磁场的测量工作。以下将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范围与适用对象
该标准适用于额定电压不超过1kV的交流充电桩和额定电压不超过1.5kV的直流充电机。这一范围明确了标准主要针对的是目前市场上主流的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确保了测量方法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测量环境要求
标准中规定了测量应在无明显电磁干扰的环境中进行,并且环境温度应保持在-10℃至+40℃之间。湿度不应超过95%。这样的环境条件可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避免外界因素对测量造成影响。
测量点的选择
标准指出,测量点应选择在离地面高度1.5米处以及设备外壳表面的不同位置。这样做是为了全面评估充电设备在不同高度和位置上的电磁场强度,从而更准确地反映其实际使用情况下的电磁兼容性。
测量仪器及精度
用于测量的仪器需符合相关国家标准或国际标准的要求,并且其精度等级不得低于0.5级。这强调了测量工具的重要性,只有使用高质量、高精度的仪器才能获得可靠的数据。
数据记录与处理
要求每次测量至少重复三次,并取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同时,所有原始数据都必须详细记录并妥善保存。这种做法有助于提高数据的可信度,并便于后续分析和验证。
安全注意事项
在进行测量时,操作人员必须穿戴适当的防护装备,并遵循相关的安全规程。此外,还应注意避免直接接触带电部件,以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这些安全措施对于保障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至关重要。
通过以上解读可以看出,《电动汽车充电设备电磁场测量方法规范》不仅提供了具体的测量步骤和技术要求,还特别注重了测量过程中的安全性与数据可靠性,为推动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