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烧碱单位产品能源消耗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统计范围与计算方法、节能管理与措施。本文件适用于重庆市辖区内烧碱生产企业单位产品能源消耗的计算、考核及新建项目的能耗控制。
Title:Energy Consumption Limit for Unit Product of Caustic Soda
中国标准分类号:F05
国际标准分类号:27.01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0/T 401-2019《烧碱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是重庆市地方标准,规定了烧碱生产过程中单位产品的能耗限额要求、统计范围和计算方法。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能耗限额指标
标准明确提出了烧碱单位产品综合能耗的限定值、准入值和先进值。这些指标用于衡量不同阶段企业的能效水平:
- 限定值:这是最低要求,任何企业都不得低于此标准。它代表了行业内的基本能效水平。
- 准入值:新建设或改扩建项目必须达到的能效水平,高于限定值,体现了新建项目的环保和技术进步要求。
- 先进值:代表行业内最优秀的能效表现,鼓励企业通过技术改造和管理优化向这一目标迈进。
例如,对于离子膜法烧碱而言,限定值为≤360千克标煤/吨,准入值为≤340千克标煤/吨,而先进值则设定为≤320千克标煤/吨。这意味着即使是新建项目也需比传统企业更节能,同时行业标杆企业有更高的追求目标。
统计范围与计算方法
为了确保能耗数据的真实性和可比性,标准对统计范围做出了明确规定。所有能耗数据应涵盖从原材料投入到成品产出整个过程中的直接能耗及间接能耗,并且要排除非生产性的消耗部分。
能耗的计算公式通常包括以下几个关键因素:
- 各种燃料的低位发热量;
- 电能的实际消耗量;
- 蒸汽及其他形式能量的具体使用情况等。
此外还强调了计量器具的准确性以及定期校准的重要性,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可靠度。
技术措施建议
为帮助企业实现上述能耗限值要求,标准还给出了相应的技术改进方向。比如可以通过采用高效电解槽、优化盐水精制工艺参数、加强余热回收利用等方式来降低能耗。同时提倡引入先进的自动化控制系统,提高设备运行效率,减少人为操作失误导致的能量浪费。
总之,《烧碱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不仅设定了明确的能耗标准,而且提供了实现这些标准的技术路径,对于推动我国烧碱行业的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