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科尔沁尖叶胡枝子种子质量评定的术语和定义、评定指标、检测方法及结果判定。本文件适用于科尔沁尖叶胡枝子种子的质量评定。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eed Quality Evaluation of Lespedeza Davidii in Horqi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科尔沁尖叶胡枝子是一种重要的牧草资源,其种子质量直接影响到种植效果和牧草产量。DB15/T 448—2019《科尔沁尖叶胡枝子种子质量评定技术规程》为科学规范地评定该种种子的质量提供了依据。以下选取规程中的几个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在种子净度测定方面,规程规定了净度测定的具体步骤和要求。净度是指除去种子样品中所有杂质后的纯净种子重量占总样品重量的比例。这一指标直接反映了种子的纯度,是衡量种子质量的重要参数之一。规程中明确了杂质的种类划分,并要求使用精确的天平进行称量,确保数据准确无误。
其次,关于发芽率的测定,规程提出了具体的实验条件和操作方法。发芽率是指在规定的发芽试验条件下,能够正常发芽的种子数占供试种子总数的百分比。规程强调了发芽床的选择、水分管理以及温度控制的重要性,指出这些因素会显著影响发芽结果的准确性。通过严格的发芽试验,可以评估种子的生命力和播种后的出苗情况。
再者,规程还对种子含水量的测定做出了明确规定。种子含水量不仅关系到种子的储存稳定性,也影响其生理活性。规程推荐采用烘干法测定种子含水量,并给出了具体的操作流程,包括样品准备、烘干时间和称重等细节。合理的含水量控制有助于延长种子的保存期限,提高播种时的成活率。
最后,规程还涉及种子健康状况的检查,特别是病虫害的检测。健康的种子是保证植物生长发育的基础,规程要求对种子进行细致的外观检查,必要时还需借助显微镜等工具进一步确认是否存在病原菌或害虫侵害。这一环节对于防止病虫害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科尔沁尖叶胡枝子种子质量评定技术规程》从多个维度全面规范了种子质量评定的方法和技术要求,为提升科尔沁地区尖叶胡枝子种子质量和农业生产效益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