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科尔沁尖叶胡枝子的认定技术要求、测定方法及评价指标。本文件适用于科尔沁地区尖叶胡枝子的资源调查、保护与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Identification of Lespedeza bicolor in科尔沁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科尔沁尖叶胡枝子是一种重要的牧草资源,在内蒙古地区具有广泛的种植和应用价值。DB15/T 445—2019《科尔沁尖叶胡枝子认定技术规程》为科学规范地开展该植物的认定工作提供了指导依据。以下将选取规程中的关键内容进行深入解读。
样品采集与处理
规程中明确指出,样品应在植株生长旺盛期进行采集,通常选择在每年的7月至8月间。采集部位包括地上部分茎叶及根系。采集时需注意保持样本的新鲜度,避免机械损伤,并尽快送往实验室进行检测。这一规定确保了样本能够真实反映植物的生长状况,从而提高认定结果的准确性。
植物学特征描述
对于科尔沁尖叶胡枝子的鉴定,规程要求从形态学角度进行全面描述。具体而言,需要记录叶片形状(如长椭圆形)、叶缘特征(锯齿状)、花序类型(总状花序)以及果实形态等信息。这些详细的描述有助于与其他近似物种区分,尤其是在野外调查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生物化学成分分析
为了进一步确认植物身份,规程强调了对生物碱、黄酮类化合物等次生代谢产物含量测定的重要性。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等现代分析手段可以精确量化上述物质的浓度,这对于评估其药用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分子生物学方法验证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本规程也引入了DNA条形码技术作为辅助手段。通过对核糖体RNA基因片段(rbcL和matK)序列比对,不仅可以快速准确地识别目标物种,还能有效防止因环境变化导致的误判情况发生。
安全性评价
鉴于科尔沁尖叶胡枝子可能被用作饲料或药材,在正式推广之前还需对其潜在毒性进行评估。规程建议采用急性经口毒性试验来初步判断其安全性,并根据实验结果决定是否继续开发使用。
以上便是DB15/T 445—2019《科尔沁尖叶胡枝子认定技术规程》中一些核心条款的具体解析。遵循此标准不仅能够保障认定工作的科学性和客观性,同时也促进了相关资源的有效利用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