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智慧农场中作物全生长周期智慧化管理决策的技术要求、系统架构、数据采集与处理、分析模型、决策支持及实施流程。本文件适用于从事智慧农业相关技术研发、系统设计、实施和运营的单位和个人。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Intelligent Management and Decision-making of Crop Full Growth Cycle in Smart Farm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今天我想和大家聊聊《TCI 301-2024智慧农场作物全生长周期智慧化管理决策技术规范》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变化——关于“环境因子动态监测与调控”的部分。
在旧版标准(TCI 301-2020)中,对环境因子的要求相对笼统,主要是提出了需要监测空气温湿度、土壤温湿度等基本指标,并给出了大致的监测频率。然而,在新版标准中,这部分内容得到了显著细化,不仅增加了二氧化碳浓度、光照强度等新的监测指标,还特别强调了这些数据采集后如何实现智能化调控。
以二氧化碳浓度为例,新标准要求根据作物的不同生长阶段设定不同的理想浓度范围,并且当实际测量值偏离目标值时,系统应自动调整通风量或者启用补气装置来维持最佳水平。这就意味着,农场管理者不再仅仅依赖人工经验来进行环境控制,而是可以通过集成化的管理系统实时获取精准的数据,并作出科学合理的反应。
为了更好地应用这一条文,首先需要确保所有的传感器设备都经过校准并且处于良好工作状态,这样才能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其次,在构建自动化控制系统时,应该充分考虑各种可能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比如温度升高可能会导致湿度下降,此时就需要同时调整加湿器的工作参数。最后,定期评估系统的性能表现也很关键,通过分析历史记录可以发现潜在的问题并及时优化方案。
总之,《TCI 301-2024》通过更加详细的描述帮助我们理解了智慧农场环境下环境因子管理的重要性及其具体实施路径,这对于推动农业向更高效率、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