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内蒙古大兴安岭黑木耳加工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加工工艺流程及技术要求、质量控制和标识、包装、运输与贮存。本文件适用于内蒙古大兴安岭地区黑木耳的加工生产及相关质量管理。
Title:Processing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Inner Mongolia Greater Khingan Black Fungus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内蒙古大兴安岭黑木耳是当地特色农产品,其加工技术规程DB15/T 1712-2019对生产过程进行了规范。以下为关键条款解读:
在原料选择上,规程要求使用产地环境符合NY/T 5010规定的黑木耳菌包,确保无污染。这一步骤至关重要,直接影响最终产品的品质。
关于栽培管理,规程强调要控制好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具体来说,发菌期室温应保持在22℃-25℃之间,空气相对湿度维持在60%-70%。出耳期间则需将温度调节至18℃-22℃,湿度提高到85%-95%。这样的环境设置有助于黑木耳健康生长。
采收环节规定当耳片充分展开且边缘开始卷曲时即可采摘。过早或过晚都会影响木耳的口感与外观。
干燥处理采用自然晾晒或机械烘干方式。自然晾晒需避免阳光直射以防褪色;机械烘干则要分阶段进行,初始阶段温度设定为35℃-40℃,后期升温至55℃-60℃直至含水量降至12%以下。
包装贮藏方面,成品应密封装袋并置于阴凉通风处保存,堆放高度不宜超过2米,以防止受潮变质。
以上便是该规程中一些核心内容的深入解析,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