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乌兰察布马铃薯品种选择的技术要求、评价方法和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乌兰察布地区马铃薯种植的品种选择及生产管理。
Title:Wulanchabu Potato Variety Selection Standard
中国标准分类号:B 05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乌兰察布地区以其独特的地理和气候条件成为我国重要的马铃薯种植基地。《DB15T 1721-2019 乌兰察布马铃薯》这一地方标准为该区域马铃薯的品种选择提供了科学依据。以下从标准中选取几个关键条文进行深入解读。
首先,关于品种适应性要求。标准指出选择的品种应具备较强的抗逆性和适应性,能够耐受乌兰察布地区的低温、干旱等不利环境因素。这意味着种植者在挑选品种时不仅要考虑产量潜力,还需重视品种对当地气候特点的适应能力。例如,某些品种虽然高产但不耐寒,在寒冷年份可能会出现减产甚至绝收的情况。
其次,关于品质指标的规定。标准强调马铃薯块茎大小均匀、表皮光滑、无机械损伤和病虫害侵染。同时对淀粉含量、干物质比例等内在品质提出了具体数值要求。这表明优质品种不仅外观要好,内在品质同样重要。种植过程中需要采取合理栽培措施以确保达到这些指标。
再者,关于繁殖材料的要求。标准明确繁殖材料必须来源于经过检疫认证的健康种薯,并且要求至少连续两年以上未发生主要病害。这一规定旨在防止病原物通过种薯传播,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因此,在实际操作中,种薯来源的选择至关重要,应优先选用正规渠道供应且符合卫生标准的产品。
最后,关于试验示范环节。标准建议新引进的品种需在当地进行不少于一个生长季节的试验观察,包括田间表现、产量稳定性等方面。只有当试验结果证明该品种适合本地种植时才能推广使用。此举有助于避免盲目引种带来的风险,提高生产效率。
综上所述,《DB15T 1721-2019 乌兰察布马铃薯》从适应性、品质、繁殖材料以及试验示范等多个维度对品种选择做出了规范指导。种植者应当充分理解并遵循这些要求,在实践中不断优化种植方案,从而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