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欧洲稠李育苗的圃地选择与准备、种子采集与处理、播种、苗期管理及出圃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黑龙江省范围内欧洲稠李苗木的培育和相关生产活动。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European Bird Cherry Seedling Cultiv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欧洲稠李育苗技术规程》(DB23/T 2496—2019)是黑龙江省地方标准,规定了欧洲稠李的育苗技术要求。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一、种子采集与处理
标准指出种子应在果实成熟时及时采收,一般在9月中旬至10月上旬。采收后的种子需要进行净种处理,包括去除果肉和杂质。种子要经过层积处理,即将种子与湿沙按1:3的比例混合,在低温条件下存放60-90天,以打破种子休眠期,提高发芽率。
二、播种育苗
播种时间通常为春季或秋季。播种前要对苗床进行整地,确保土壤疏松、肥沃。播种方式可采用条播或撒播,行距保持在20-30厘米之间。播种后要覆盖细土,厚度约为种子直径的2-3倍,并适当镇压保墒。
三、苗期管理
幼苗出土后要及时进行间苗和补苗工作,保证苗木分布均匀。苗期需定期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过度积水。同时要注意防治病虫害,特别是立枯病等常见病害。每年夏季应追施一次氮肥,促进苗木生长。
四、移植与定植
当苗木高度达到30厘米以上且木质化程度较高时即可进行移植。移植时要注意保护根系完整,减少损伤。定植密度根据实际需求确定,一般株距为50-80厘米,行距为1.5米左右。定植后要立即浇透水,并做好支撑固定措施。
五、越冬保护
对于北方寒冷地区,在冬季来临之前应对幼树采取防寒措施,如埋土防寒或搭建风障等方法,防止冻害发生。
六、档案记录
在整个育苗过程中应当建立详细的档案资料,包括但不限于种子来源、处理过程、播种日期、田间管理情况以及最终成活率等信息,以便后续跟踪评估和改进工作。
以上内容涵盖了该标准的主要框架及关键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