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综合供能服务站的术语和定义、选址要求、设计原则、设备配置、施工与验收、运营管理及安全环保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浙江省内新建、改建和扩建的综合供能服务站的规划、建设和运营管理。
Title:Code for Construction of Integrated Energy Supply Service St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F01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3/T 2136-2018综合供能服务站建设规范》是浙江省针对综合供能服务站的建设制定的地方标准,旨在规范综合供能服务站的规划、设计、建设和运行管理,促进能源综合利用和节能减排。以下将对标准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术语和定义
标准中明确了综合供能服务站的定义:以电为主,集油、气、氢、光伏、储能等多种能源供应于一体的多功能综合型服务站。这一定义强调了综合供能服务站在能源供给上的多样性与综合性。
站址选择
根据标准要求,站址的选择应考虑交通便利性、周边环境影响以及市场需求等因素。例如,站址不宜设在地质灾害易发区,且需满足消防安全间距要求。此外,站址还应靠近负荷中心,以便更好地服务于周边用户。
总平面布置
总平面布置应合理安排各类设施的位置,确保功能分区明确。比如,加油加气区应远离人口密集区域,并设置独立的出入口;充电设施则宜布置在站内较为开阔的位置,便于车辆进出。同时,站内的道路宽度及转弯半径也需符合相关安全规定,确保车辆通行顺畅。
设施配置
综合供能服务站需配备完善的配套设施。其中,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的配置尤为重要。标准指出,充电设备的数量应根据预期的服务对象数量来确定,并建议采用智能管理系统实现远程监控与控制。另外,对于加氢站部分,其设计必须遵循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氢气泄漏。
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是综合供能服务站运营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环。标准特别强调了防雷接地系统的重要性,要求所有金属构件均应可靠接地,并定期检测接地电阻值是否符合要求。此外,还应对工作人员开展定期培训,提高他们的应急处置能力。
节能环保
为了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标准提倡使用高效节能设备和技术。如采用变频技术的空调系统可以显著降低能耗;利用太阳能光伏发电不仅能够减少电力消耗,还能为站点提供清洁可再生资源。同时,在施工阶段也应注意减少对周围生态环境的影响,尽量保留原有植被覆盖物。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详细介绍可以看出,《DB33/T 2136-2018综合供能服务站建设规范》从多个角度出发,全面涵盖了综合供能服务站建设所需考虑的所有关键环节。这对于推动我国新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