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阉鸡生产的术语和定义、场地选择与布局、阉割技术、饲养管理、疫病防控、屠宰加工及废弃物处理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浙江省内阉鸡的生产和加工。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Capon Produc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3/T 2140-2018《阉鸡生产技术规程》是一项浙江省地方标准,为阉鸡的规范化养殖提供了技术指导。以下选取了几个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1. 品种选择
标准指出,应选择生长发育良好、健康无病的本地优良品种作为基础种群。在选择过程中,需注意个体体型适中,羽毛光亮整洁,体重均匀且符合当地市场需求。这一要求确保了阉鸡的遗传品质和市场竞争力。
2. 手术操作规范
手术前需对鸡只进行全面体检,并在无菌环境下进行手术。手术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并持证上岗。术后要严格消毒伤口,提供适宜的恢复环境,包括温度控制(20℃-25℃)和通风条件。此条文强调了手术安全性和卫生管理的重要性,以减少术后感染风险。
3. 饲料与饲养管理
标准建议采用全价配合饲料,其中蛋白质含量不低于16%,同时添加必要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此外,还应保证充足清洁的饮水供应。饲养密度不宜过高,每平方米不超过8只,以便提供足够的活动空间。这些措施有助于提高饲料转化率,促进阉鸡健康成长。
4. 疫病防控
强调定期开展免疫接种工作,建立完善的防疫档案。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如食欲减退或精神萎靡等,应及时隔离检查。对于发病群体,则需要采取隔离治疗措施,并彻底清理污染区域。这不仅保护了其他健康的鸡只,也保障了消费者的食品安全。
5. 屠宰加工要求
屠宰前需停食12小时但不禁水,确保内脏清洁。屠宰时应严格执行屠宰流程,包括放血、脱毛、开膛等环节,并做好产品标识记录。最终产品应当符合国家相关食品卫生标准。
以上内容涵盖了从选种到屠宰全过程的关键技术要点,体现了该标准对于提升阉鸡产品质量、保障消费者权益的重要意义。遵循这些规定可以有效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疾病发生概率,从而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