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果蔗生产的产地环境、品种选择与种苗准备、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采收与贮运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浙江省范围内果蔗的生产与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Guosu (Sugar Cane) Produc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3/T 550-2018果蔗生产技术规程》是由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果蔗的种植、管理及收获等环节的技术要求,以提高果蔗的产量和品质。以下将从该标准的重要条文出发,对其中的关键内容进行详细解读。
一、品种选择与种苗处理
# 1. 品种选择
标准中明确规定了果蔗品种的选择应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土壤类型以及市场需求来决定。优先推荐适应性强、抗病虫害能力好的优良品种。例如,“浙糖1号”因其高产稳产、甜度适中而被广泛采用。
# 2. 种苗处理
在种苗处理方面,标准强调了种苗消毒的重要性。通过使用75%酒精浸泡10分钟或用波尔多液(硫酸铜:生石灰:水=1:1:100)喷洒种苗表面,可以有效预防黑穗病等病害的发生。此外,在种植前还需对种苗进行催芽处理,确保出苗整齐。
二、栽培技术要点
# 1. 土壤准备
果蔗适宜生长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中。因此,在播种前需要深耕细耙,施足基肥。一般每亩施用有机肥2000-3000公斤作为基肥,并结合整地翻入土层。
# 2. 播种密度
合理的播种密度对于保证果蔗个体发育良好至关重要。标准建议行距控制在1.2米左右,株距保持在0.3米至0.4米之间,这样既能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又能促进通风透光。
三、田间管理措施
# 1. 中耕除草
在整个生育期内需定期进行中耕除草作业,特别是在幼苗期和分蘖期。这不仅能够清除杂草竞争养分,还能改善土壤通气性,促进根系发育。
# 2. 追肥灌溉
追肥时应注意氮磷钾比例均衡,通常情况下,在拔节期追施尿素15-20公斤/亩,在孕穗期再补充一次肥料。同时,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及时调整灌溉量,避免积水导致烂根现象发生。
四、病虫害防治
# 1. 预防为主
加强田间巡查工作,一旦发现病虫害迹象立即采取相应措施。比如利用生物农药如苏云金杆菌制剂防治螟虫类害虫;采用物理方法如黄板诱杀蚜虫等。
# 2. 综合治理
当病虫害已经较为严重时,则需要综合运用化学药剂来进行防治。但必须严格按照说明书规定浓度配制并注意安全间隔期,防止残留超标影响食品安全。
五、采收标准与方法
# 1. 成熟判断
果蔗的最佳采收时间是在茎秆完全成熟之后,此时含糖量达到峰值。可以通过观察叶片颜色变黄、下部节间木质化程度增加等情况来判断是否成熟。
# 2. 正确采收
采收时应选择晴天进行,使用锋利工具从地面以上约5厘米处切断植株。采收后应及时清理田间废弃物,并做好后续贮藏准备工作。
以上就是关于《DB33/T 550-2018果蔗生产技术规程》的一些重要条文及其详细解读。希望这些信息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标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