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甘薯生产的产地环境、品种选择与繁育、整地施肥、种薯处理、栽插技术、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和收获贮藏的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浙江省内甘薯的生产与管理。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Sweet Potato Produc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3/T 2132-2018《甘薯生产技术规范》是浙江省地方标准,为甘薯的种植提供了全面的技术指导。以下选取了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在品种选择上,标准要求选用适应性广、抗病性强、高产优质的品种,并且要根据当地的生态条件和市场需求来确定。这一步骤对于确保甘薯的产量和质量至关重要,因为不同地区的气候环境差异较大,适合的品种也会有所不同。
关于种薯的选择与处理,标准指出应选择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的健康种薯,且大小应在50克以上。种薯在播种前需要经过晾晒、浸种等预处理措施,以提高发芽率和出苗整齐度。正确的种薯处理可以有效预防病害发生,同时促进幼苗健壮生长。
栽培密度方面,标准建议每亩种植3000至4000株左右,具体数量需结合土壤肥力水平及品种特性调整。合理的密植能够充分利用土地资源,但过密则可能导致通风透光不良,影响植株正常发育。
施肥管理上强调基肥为主追肥为辅的原则,基肥以有机肥为主配合施用适量化肥,追肥则根据植株长势适时补充氮磷钾肥料。科学施肥不仅能满足甘薯生长发育对养分的需求,还能避免浪费肥料造成环境污染。
灌溉排水方面,要保持田间湿润但不过湿,特别是在干旱季节要及时灌水,在雨季则要注意及时排除积水,防止根部腐烂。良好的水分管理有助于维持土壤适宜湿度,促进甘薯健康生长。
病虫害防治部分提倡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相结合的方式,尽量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一旦发现病虫害问题,应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治理,以免病情扩散导致更大损失。
收获时间的选择也很关键,一般当茎叶开始枯黄时即可采收,但最好避开雨天操作,以免影响储藏品质。适时收获有利于获得较高商品价值的甘薯产品。
总之,《甘薯生产技术规范》从多个环节入手,为甘薯生产提供了详尽的技术指南,遵循这些规范有助于提高甘薯生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