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查标准
  • 下载
  • 专题
  • 标签
  • 首页
  • 标准
  • 文化娱乐
  • DB33T 2155-2018 公共文化服务第三方评价规范

    DB33T 2155-2018 公共文化服务第三方评价规范
    公共文化服务第三方评价评价规范服务质量指标体系
    19 浏览2025-06-03 更新pdf1.04MB 未评分
    加入收藏
    立即下载
  • 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公共文化服务第三方评价的基本原则、评价内容、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及评价流程。本文件适用于浙江省内公共文化服务的第三方评价工作。
    Title:Specification for Third-party Evaluation of Public Cultural Services
    中国标准分类号:P51
    国际标准分类号:03.100

  • 封面预览

    DB33T 2155-2018 公共文化服务第三方评价规范
  • 拓展解读

    《DB33/T 2155-2018 公共文化服务第三方评价规范》是一项浙江省地方标准,旨在通过引入第三方机构的专业评估,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深度解读。

    术语和定义

    标准首先明确了“公共文化服务”、“第三方评价”等核心概念。“公共文化服务”是指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面向全体公民提供的基本文化权益保障服务;而“第三方评价”则是指由独立于政府和文化服务机构之外的专业机构或组织对公共文化服务质量进行的客观评估。

    评价原则

    标准强调了评价应遵循客观性、科学性和公正性三大原则。这意味着评价过程必须基于事实数据,采用合理的评价方法,并确保评价结果不受任何一方利益影响。例如,在进行图书馆服务质量评估时,不仅要考察图书种类数量,还需综合考虑读者满意度调查结果及馆内设施维护情况。

    评价内容与指标体系

    评价内容涵盖基础设施建设、资源供给能力、服务提供水平以及公众满意度等多个方面。具体到各个领域,则设置了详细的量化指标。比如对于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而言,其评价指标可能包括但不限于:

    - 基础设施建设达标率;

    - 文化活动开展频率;

    - 数字资源获取便捷程度;

    - 用户反馈收集机制有效性等。

    此外还特别指出,在制定具体评价细则时需要充分考虑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避免一刀切现象发生,从而保证评价结果更加贴近实际需求。

    实施流程

    整个评价工作分为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总结阶段三个主要环节。在准备阶段,需明确评价目标、选定合适的第三方机构并编制详细的实施方案;实施过程中则要严格按照既定计划执行各项任务,并及时记录相关资料;最后,在总结阶段通过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形成最终报告并向相关部门提交。

    结论

    综上所述,《DB33/T 2155-2018 公共文化服务第三方评价规范》不仅为如何科学有效地开展公共文化服务第三方评价提供了指导框架,同时也为促进我国公共文化事业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通过严格执行这一标准,可以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迈上新台阶。

  • 下载说明

    预览图若存在模糊、缺失、乱码、空白等现象,仅为图片呈现问题,不影响文档的下载及阅读体验。

    当文档总页数显著少于常规篇幅时,建议审慎下载。

    资源简介仅为单方陈述,其信息维度可能存在局限,供参考时需结合实际情况综合研判。

    如遇下载中断、文件损坏或链接失效,可提交错误报告,客服将予以及时处理。

  • 相关资源
    下一篇 DB33T 2152-2018 足部保健行业经营服务规范
    无相关信息
资源简介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下载说明
相关资源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2024-2025 WenDangJia.com 浙ICP备20241376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