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三角帆蚌苗种繁育的场地选择、亲蚌选择与培育、催产、孵化及苗种培育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三角帆蚌苗种的人工繁育及相关技术管理。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Pearl Culture with Freshwater Mussels - Part 1: Seed Breeding of Triangle Sail Mussel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3/T 402.1-2019《河蚌育珠技术规范 第1部分:三角帆蚌苗种繁育》是一项重要的地方标准,用于指导三角帆蚌的苗种繁育工作。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苗种来源与质量要求
标准明确指出,三角帆蚌苗种应来源于健康无病害的亲贝,并且亲贝需要经过至少一年以上的养殖周期。亲贝的选择需满足体长达到15厘米以上、体重不低于500克的标准。此外,亲贝的雌雄比例建议保持在1:1至1:1.5之间,以确保繁殖的成功率。
苗种培育环境条件
对于苗种培育的水质管理,标准提出了严格的要求。水温应控制在18℃至28℃范围内,pH值维持在7.5至8.5之间,溶解氧含量不得低于5mg/L。同时,培育池塘的淤泥厚度不宜超过20厘米,定期清理池底是必不可少的工作之一。
繁殖季节与操作流程
根据标准规定,三角帆蚌的最佳繁殖时间为每年的4月至6月期间。在此期间内,应当采取人工授精的方式进行繁殖,具体步骤包括采集成熟卵子和精子、混合后静置孵化等环节。孵化后的幼虫应在适宜条件下继续培养,直至其壳长达到0.5毫米以上方可移入养成区。
防病措施
为了保障苗种健康成长,标准还特别强调了预防疾病的重要性。建议定期对培育环境进行消毒处理,并及时清除死亡个体以防感染其他健康的贝类。一旦发现病害迹象,应立即隔离患病个体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以上内容只是对DB33/T 402.1-2019部分核心条款的概述性解释,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还需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灵活调整。希望这些信息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执行这项技术规范。